鏡頭基本原理及概念 論壇中開始有朋友問:應該用什么樣的鏡頭?很高興看到這類的問題,因為這讓我感覺到問這些問題的朋友是真地在作項目----只有在作項目的過程中才會遇到這類實際問題。 其實,有關鏡頭部分如系列文章應該找一個從事光學專業(yè)的朋友來講。由我在這里胡說八道,很有些不倫不類的味道。不過,一來只是講一些入門的淺顯的知識,自信還勉強湊合;二來說到底我是作機器視覺的。比光學專業(yè)的朋友更了解我們這一行的需要。還是那句老話:如有錯誤,還望方家指正。 先介紹一下有關鏡頭且與視覺系統(tǒng)有關的基本概念(這些概念大家在開發(fā)或使用系統(tǒng)時,會用得到)。如圖所示: 1,成象面。成象面是入射光通過鏡頭后所成象的平面。這個面是一個圓形。 2,CCD芯片(或底片)。相機拍照的原理是一樣的,無論家用相機還是CCD相機。都是由一個裝置(CCD芯片或底片)來感光。大家在CCD相機的產品說明書中??吹剑?/2",2/3",1/3"這是什么意思呢?這指的CCD芯片對角線長度,單位是英寸。一般上大家所使用的CCD相機,有1/2,2/3,1/3及1英寸4種大小。 小結1,成象面與鏡頭本身的設計及生產有關。大家一看就知道,成象自然是越大越好了。可是有些廠家的鏡頭由于設計或生產上達不到技術要求,所以成象面會較小。這就是為什么有些鏡頭不能支持1/2"或1"相機,而有些卻可以?,F(xiàn)在大家可以明白了,這是因為這些鏡頭的成象面小過相機的CCD芯片,所以不能用在這種相機上。因此,大家在選用鏡頭時,用注意的*點,就是該鏡頭的成象面與你所用的CCD相機是否匹配。通常在鏡頭的規(guī)格說明書中都應該有這一項:適用于多大尺寸的CCD。不過許多國產鏡頭的規(guī)格說明書中卻沒有。這一點大家留意,不要買了不能用的鏡頭。其實硬要用也可以,只不過你會看到在你四方窗口中是一圓形的圖象,圓形以外的地方都是黑色(呈日本太陽旗狀)。 3,焦距。是鏡頭到成象面的距離。相信大家都知道什么50MM鏡頭,25MM鏡頭及35~70變焦鏡頭等。這些鏡頭名稱里的數(shù)字就指的是鏡頭到成象面的距離,單位是MM。焦距,這個概念本身沒有太多含義,但是它和其他的概念卻有著直接關系。下面我們會一一解釋。 4,視角。視角不用多說,就是視線的角度,也就是鏡頭能“看”多“寬”。 5,工作距離。指的是鏡頭的zui下端到景物之間的距離。這也很容易理解,不必多說。不過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普通的鏡頭都可以看到無限遠,也就是說是沒有上限的。所以,一般上大家需要注意的是“zui小工作距離”。在鏡頭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刻有刻度的調節(jié)圈,一個是調節(jié)光圈的;另一個是調焦的。在調焦的刻度圈上會清楚地標明此鏡頭的工作距離從zui近到zui遠是多少到多少。 6,視野。視野是一個大家在論壇上常常聽別人提到的概念。所指的是鏡頭所能“看”到的zui大范圍,也就是鏡頭所能夠覆蓋的有效工作區(qū)域。 7,景深。與視野相似,不同的只是景深指的縱深的范圍。而視野是橫向的范圍。 小結2,以上幾個概念是相互有關聯(lián)的。其關系是:焦距越?。灰暯窃酱?;zui小工作距離越短;視野越大。其實這幾個概念這間,是有計算公式可以相互換算的。不過那是搞光學的人的事情,和我們無關。以zui常用的三種鏡頭(50MM,25MM,16MM)為例,大家只要簡單地記?。?0MM的鏡頭焦距自然是zui大的,所以50MM鏡頭的視角就zui小,而視野就zui小,zui小工作距離卻是zui遠的;25MM的鏡頭焦距中間的,所以25MM鏡頭的視角居中,而視野也是中等,zui小工作距離同樣是中等;16MM的鏡頭焦距自然是zui小的,所以16MM鏡頭的視角就zui大,而視野也就zui大,zui小工作距離是zui近的。知道了這些,大家可能還是一片迷茫。舉個具體的例子。 真正作過系統(tǒng)應用的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(jīng)驗,系統(tǒng)所要安裝的環(huán)境往往是已經(jīng)確定的了。說白了就是,常常人家已經(jīng)預先留下一個空間給你,用來安裝你的視覺檢測系統(tǒng)。而這個空間就這么大,不能再大(或不能再小)。那么首先系統(tǒng)的高度就與我們的zui小工作距離有關了:人家只給你留下0.5M高度的空間,可是你非用zui小工作距離是1M的50MM鏡頭,這當然就不行。所以現(xiàn)在你就可以大概算出(看看鏡頭上調焦圈上的刻度)應該用什么樣的鏡頭可以放到這么大的空間中去。 小結3,還有幾個相關的因素。一是鏡頭的畸變;二是鏡頭與光線強度的相互影響。 鏡頭的畸變是與鏡頭的焦距成反比的,仍以上述三種鏡頭為例:50MM鏡頭畸變是zui小的;16MM鏡頭的畸變是zui大的。與我們有什么關系呢?很簡單,如果你的系統(tǒng)是用來測量的(如長度),自然是畸變越小越好。因此就不宜用50MM焦距以下的鏡頭;如果你的系統(tǒng)只是用來認識字符,那么畸變大小與你就沒什么關系,用什么鏡頭都可以。 光線與鏡頭又有什么關系呢?在燈源位置固定的情況下,光線的強度,與鏡頭的工作距離有直接關系。工作距離越遠,光線強度就越弱(圖象亮度也就越暗)。二者間的關系是幾何級的,就是說工作距離增長一倍(由1變?yōu)?),光線就會弱4倍。同時,工作距離越長(鏡頭距被測物越遠),所成圖象受噪光的影響就越大。比如說,機器在放在室內運行的,假設你的系統(tǒng)的工作距離很遠,而你的視覺系統(tǒng)上方又剛好就有一盞燈的話(其實這常常會發(fā)生)。那么,你就很危險了,因為那燈開還是沒開,甚至此燈的電壓穩(wěn)不穩(wěn),都會直接影響你系統(tǒng)運行的結果。 結束前,我們來總結一下全篇:對于普通的鏡頭來說,應該如何選擇鏡頭? 1,工作距離越近越好(當然,這要根據(jù)系統(tǒng)的安裝環(huán)境而定)。 2,鏡頭的畸變越小越好(對于測量系統(tǒng)尤其重要)。 3,視野越大越好(能看多少看多少)。 在我的所作過的視覺系統(tǒng)中,拋開那些高精度的測量系統(tǒng)不談。我只用過4種鏡頭,50MM及35MM是zui常用的;75MM的鏡頭,偶爾用在工作距離很遠的情況下;16MM的鏡頭偶爾用在工作距離很近的情況下。其它沒了! 什么是鏡頭的畸變?這是光學范疇內的問題,在光學中自有它自己的標準定義。我沒資格在這“開牙”,不過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講就是,用相機拍照所成的圖象會變形。舉個一點的例子,我們都有用家里的普通相機拍照留念的經(jīng)驗。有一種鏡頭叫“廣角鏡頭”更狠一點的干脆就叫“魚眼鏡頭”,用這類鏡頭拍照片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照片四邊處的成象是彎曲的。這種現(xiàn)象就是由于“鏡頭的畸變”所造成的。說“魚眼鏡頭”的例子,是因為“魚眼鏡頭”是一種大畸變鏡頭。 是鏡頭就有畸變,區(qū)別只是畸變有大有小。而對于視覺檢測系統(tǒng)來說,當然希望所用的鏡頭畸變越小越好。這是因為視覺系統(tǒng)進行檢測時,都是在相機成象的圖象上進行的。如果相機成象就“歪”了的話,系統(tǒng)檢測所得出的結果也“正”不到哪去----這就有點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 視覺系統(tǒng)對于鏡頭畸變的矯正,有兩種方法:即從硬件著手或是從軟件著手。從硬件著手的方法很簡單:用畸變很小的鏡頭就好了。這種鏡頭叫遠心成象鏡頭(ecentric lens),價格昂貴,是普通鏡頭價格的6,7倍以上。但所謂物有所值,這種鏡頭的畸變都在1%以下,有的可以到0.1%。所以絕大多數(shù)高精度的視覺測量系統(tǒng),都用此類鏡頭;第二種方法是從軟件下手。在作“相機標定”時,利用標定標準模塊上的點陣來計算。具體的方法是:在完成了“相機標定”后,根據(jù)已知的測量得出的點陣中每個點的大小值,去分析點陣中處于外圍的點的大小,與處于點陣內圈的點的大小的不同。通過對比便可得出一個比值,這個比就是鏡頭的畸變。有了外個比值,在作實際測量時就可以對畸變作出矯正。不過除非是為了省錢----省下買遠心鏡頭的錢----很少有人用軟件去矯正畸變,原因是計算太過復雜。 |